电力设备
dlsb.ybzhan.cn仪表网旗下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,继电保护的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,作为重要的后备保护手段,可在主保护失效或断路器拒动时及时切除故障,守护系统安全。
近后备保护,是在被保护设备如线路、变压器等同一位置,设置多套独立保护装置或冗余保护功能。一旦主保护失灵,同一位置的其他保护装置即刻动作。在重要输电线路、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保护中,常采用“主保护+近后备保护”的双重化配置。该保护方式冗余度高、动作迅速,但因需在同一位置安装多套装置,成本相对较高。
远后备保护则是借助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装置,作为本设备的后备防护。当本设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,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便会动作切除故障。此保护常用于中低压电网、辐射型网络,或无法配置近后备保护的场景。比如某线路故障且主保护失效,下游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就会经延时启动。其优势在于无需额外安装装置,但动作存在较长延时,还可能误切相邻非故障区域,扩大停电范围,影响系统稳定性。
实际应用中,近后备保护因能快速可靠切除故障,成为关键设备的选择;远后备保护则作为补充,适用于对经济性要求高或难以配置近后备保护的场景。不过,现代继电保护多采用远近后备双重化保护的综合方案,实现优势互补。
在继电保护的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中,哪个保护的可靠性更高?
在继电保护的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中,近后备保护的可靠性通常更高。以下从两者的技术特点、动作逻辑及实际应用场景展开分析:
一、近后备保护可靠性更高的核心原因
1.冗余设计更直接
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安装在同一位置,通过配置多套独立保护装置(如双重化保护)或冗余保护功能,形成“就地备份”。当主保护因硬件故障、软件异常或回路问题失效时,近后备保护可直接接管保护功能,动作逻辑更直接,减少中间环节的失误概率。
2.动作速度更快
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共享故障检测范围,无需依赖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,因此动作延时更短(通常与主保护相当)。例如,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动作时间为20-40ms,近后备保护可在主保护拒动时迅速启动,避免故障扩大。
3.受系统影响更小
近后备保护的动作逻辑仅基于本地设备的故障信息,不受相邻设备保护装置、通信链路或电网拓扑变化的影响。即使相邻设备保护误动或通信中断,近后备保护仍能独立完成故障切除。
二、远后备保护可靠性的局限性
1.依赖外部设备与通信
远后备保护需借助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切除故障(如线路故障时依赖下游变电站保护),若相邻设备保护自身失效、整定值错误或通信链路中断,可能导致远后备保护拒动。
2.动作延时较长
为避免与相邻设备主保护误配合,远后备保护通常需设置较长延时(如0.5-2秒)。若故障持续时间超过延时,可能引发设备损坏或系统稳定问题(如发电机失步、变压器过热)。
3.停电范围可能扩大
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时,可能误切相邻非故障区域(如上游电源侧断路器),导致停电范围超出本设备范围,影响系统供电可靠性。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互补关系
尽管近后备保护可靠性更高,但远后备保护在以下场景仍不能缺少:
经济性需求:中低压电网或辐射型网络中,若为每条线路配置近后备保护,成本较高,远后备保护可作为经济的替代方案。
物理条件限制:部分场景无法在同一位置安装多套保护装置(如小型变电站),需依赖远后备保护。
现代电力系统通常采用“近后备为主、远后备为辅”的双重化方案:近后备保护确保关键设备的快速可靠切除,远后备保护作为系统级备份,弥补近后备保护的覆盖盲区。
客服热线: 0571-87759942
加盟热线: 0571-87756399
媒体合作: 0571-87759945
投诉热线: 0571-87759942
下载仪表站APP
Ybzhan手机版
Ybzhan公众号
Ybzhan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