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
仪表网 行业标准】根据中国
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发的中仪协 [2024]3号文件,《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技术规范》被列入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项目,项目编号T/CIMA 0158。现已完成该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,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本文件按照GB/T 1.1—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起草。本文件起草单位:郑州优碧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许继数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、西安交通大学、河南工程学院、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。
本文件在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的环境适应性、机械、电气、电磁兼容性、性能、功能和试验方法的技术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规定。相关参数、指标的设定依据应用场景的物理环境条件、电气环境条件,以及相关国家、行业标准制定。
其中,机械要求参考了GB/T 4208-2017 《外壳防护等级(IP代码)》、GB/T 2423.10-2019《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Fc:振动(正弦)》、GB/T 2317.1-2008《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1部分:机械试验》、GB/T 16422.2-2022《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:氙弧灯》、GB/T5169.11-2017《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:灼热丝/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(GWEPT)》中的相关要求;
电磁兼容性引用了GB/T 17626.2- 2018《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》、GB/T 17626.3- 2023《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部分: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》、GB/T 17626.8-2006《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》、GB/T 17626.10-2017《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》;
试验方法引用了GB/T 2423.1-2008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 A:低温》、GB/T 2423.2-2008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 B:高温》、GB/T 2423.4-2008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Db: 交变湿热(12h+12h循环)》中的相关要求。
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凭借其卓越的故障定位能力,能够在故障发生的瞬间实现精准定位,有效减少停电时间,极大地缩小停电范围。这不仅为工业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坚实保障,确保工业企业稳定运行,降低生产中断风险,而且有力减轻了商业领域因停电而遭受的重大经济损失,同时也让居民生活摆脱频繁停电的困扰,切实保障了各类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从电网整体运行角度来看,此系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,显著降低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耗,大幅提升电网运行效率,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,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,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性和活力,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该规范犹如强劲的助推器。在技术创新维度,有力倒逼传感器、信号处理算法以及通信技术加速发展。例如,促使传感器企业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,推动算法向智能化高级阶段迈进,加快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深度应用。规范的制定还积极推动产业规范化进程,通过统一标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,拓展出广阔的市场空间,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,构建起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。最终助力我国电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,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标准优势,成功向智能化高端领域转型升级,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,实现产业的持续繁荣与昌盛,推动电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。
通过制定《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技术规范》,能够统一配网行波测距的产品分类、技术要求、功能要求、试验项目和实验方法,对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标准化设计,便于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大规模推广应用。适用于配网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的设计、制造、采购、检验、验收和使用。